​證嚴上人

​證嚴上人

​證嚴上人

banner3-master-cheng-yen.jpg
banner3-master-cheng-yen.jpg

證嚴上人1937年生於臺灣台中縣清水鎮,幼年時代承嗣給親叔父,後隨養父母移居台中縣豐原鎮。 生性穎慧又是長女的她,未滿二十歲便能為父親分勞家業,同時亦協助母親處理家務。

​

緣苦眾生緣

​

上人天性純孝慈柔,十五歲時,母親罹患急性胃穿孔,需要開刀。 在那個年代,開刀風險很大,心急的她為母親祝禱、虔念“觀世音菩薩”名號,併發願“願從此茹素、減少自己十二年的壽命,為母親增壽祈福”。 也許是孝行動天,母親的病不必開刀,服藥而痊癒,她也因此開始茹素還願。

 

1958年7月25日,正值壯年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,從發病到往生僅僅不到二十四小時,這帶給上人莫大的衝擊;究竟生從哪裡來,死往何處去? 也開啟她探索生命的契機,常到慈雲寺向修道法師探究佛法。

 

就在那段時間裡,上人體悟到不是提得起菜籃有權利支配金錢的女人就叫幸福,“女人不單單只是為一個家庭付出,女人應該也可以和男人一樣,承擔起社會責任;把參與社會的悲懷推廣到整個人類,將每個人"愛家"的心,推廣到愛社會、愛眾生,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吧!”

 

幾度離家棄俗不成,輾轉浪跡仍找不到棲身靜修之所,最後在花蓮縣秀林鄉下的小廟──普明寺安住下來,日子清苦,修學佛法的決心,絲毫不減。

證嚴上人1937年生於臺灣台中縣清水鎮,幼年時代承嗣給親叔父,後隨養父母移居台中縣豐原鎮。 生性穎慧又是長女的她,未滿二十歲便能為父親分勞家業,同時亦協助母親處理家務。

​

緣苦眾生緣

​

上人天性純孝慈柔,十五歲時,母親罹患急性胃穿孔,需要開刀。 在那個年代,開刀風險很大,心急的她為母親祝禱、虔念“觀世音菩薩”名號,併發願“願從此茹素、減少自己十二年的壽命,為母親增壽祈福”。 也許是孝行動天,母親的病不必開刀,服藥而痊癒,她也因此開始茹素還願。

 

1958年7月25日,正值壯年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,從發病到往生僅僅不到二十四小時,這帶給上人莫大的衝擊;究竟生從哪裡來,死往何處去? 也開啟她探索生命的契機,常到慈雲寺向修道法師探究佛法。

 

就在那段時間裡,上人體悟到不是提得起菜籃有權利支配金錢的女人就叫幸福,“女人不單單只是為一個家庭付出,女人應該也可以和男人一樣,承擔起社會責任;把參與社會的悲懷推廣到整個人類,將每個人"愛家"的心,推廣到愛社會、愛眾生,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吧!”

 

幾度離家棄俗不成,輾轉浪跡仍找不到棲身靜修之所,最後在花蓮縣秀林鄉下的小廟──普明寺安住下來,日子清苦,修學佛法的決心,絲毫不減。

  • 首頁

  • 關於慈濟

    • 認識慈濟
    • 證嚴上人
    • 法音宣流
    • 慈濟全球網
    • 香港慈濟
  • 慈濟志業

    • 慈善志業
    • 醫療志業
    • 教育志業
    • 人文志業
    • 環保志業
  • 環保天地

  • 多媒體專區

    • 慈濟世界期刊
    • 影視新聞
    • 全球慈濟媒體
    • 印象集
  • 本地紀實

  • More

   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.
    捐款
    • facebook
    • youtube
    • 所有文章
    • 慈善關懷
    • 愛的傳承
    • 愛灑社區
    • 菩提精進
    • 晶心澈話
    • 大地園丁
    搜尋
    服務別人好  慈少深體會
    慈濟香港分會 Tzu Chi HK
    • 2019年10月29日

    服務別人好 慈少深體會

    撰文/林莉 攝影/胡美珍 「服務別人好?還是被別人服務好?」在李仕雄老師提問下,一群有智慧的慈少即刻回答:「服務別人。能感受到快樂,當然好。」 今年親子、慈少班的圓緣好特別,慈少班的學員一早就到靜思堂製作奉茶的點心,學習付出,了解能付出愛心就是福及體會當中的快樂。學員帶上...
    76 次查看
    以大自然為教室
學習縮小自我
    慈濟香港分會 Tzu Chi HK
    • 2018年10月14日

    以大自然為教室 學習縮小自我

    撰文/謝勤 「這段路有崎嶇,也有平坦,就好像人生的路,會遇到挫折、困難,但只要我們堅持, 最後一定會達到我們的目標。」參加戶外課程的健行後,慈少學員王筱淇有如此感受。 十月份的親子班和慈少班的課程在戶外進行,地點都選在公園舉辦,讓學員在大自然...
    51 次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