證嚴上人
證嚴上人
證嚴上人


證嚴上人1937年生於臺灣台中縣清水鎮,幼年時代承嗣給親叔父,後隨養父母移居台中縣豐原鎮。 生性穎慧又是長女的她,未滿二十歲便能為父親分勞家業,同時亦協助母親處理家務。
緣苦眾生緣
上人天性純孝慈柔,十五歲時,母親罹患急性胃穿孔,需要開刀。 在那個年代,開刀風險很大,心急的她為母親祝禱、虔念“觀世音菩薩”名號,併發願“願從此茹素、減少自己十二年的壽命,為母親增壽祈福”。 也許是孝行動天,母親的病不必開刀,服藥而痊癒,她也因此開始茹素還願。
1958年7月25日,正值壯年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,從發病到往生僅僅不到二十四小時,這帶給上人莫大的衝擊;究竟生從哪裡來,死往何處去? 也開啟她探索生命的契機,常到慈雲寺向修道法師探究佛法。
就在那段時間裡,上人體悟到不是提得起菜籃有權利支配金錢的女人就叫幸福,“女人不單單只是為一個家庭付出,女人應該也可以和男人一樣,承擔起社會責任;把參與社會的悲懷推廣到整個人類,將每個人"愛家"的心,推廣到愛社會、愛眾生,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吧!”
幾度離家棄俗不成,輾轉浪跡仍找不到棲身靜修之所,最後在花蓮縣秀林鄉下的小廟──普明寺安住下來,日子清苦,修學佛法的決心,絲毫不減。
證嚴上人1937年生於臺灣台中縣清水鎮,幼年時代承嗣給親叔父,後隨養父母移居台中縣豐原鎮。 生性穎慧又是長女的她,未滿二十歲便能為父親分勞家業,同時亦協助母親處理家務。
緣苦眾生緣
上人天性純孝慈柔,十五歲時,母親罹患急性胃穿孔,需要開刀。 在那個年代,開刀風險很大,心急的她為母親祝禱、虔念“觀世音菩薩”名號,併發願“願從此茹素、減少自己十二年的壽命,為母親增壽祈福”。 也許是孝行動天,母親的病不必開刀,服藥而痊癒,她也因此開始茹素還願。
1958年7月25日,正值壯年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,從發病到往生僅僅不到二十四小時,這帶給上人莫大的衝擊;究竟生從哪裡來,死往何處去? 也開啟她探索生命的契機,常到慈雲寺向修道法師探究佛法。
就在那段時間裡,上人體悟到不是提得起菜籃有權利支配金錢的女人就叫幸福,“女人不單單只是為一個家庭付出,女人應該也可以和男人一樣,承擔起社會責任;把參與社會的悲懷推廣到整個人類,將每個人"愛家"的心,推廣到愛社會、愛眾生,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吧!”
幾度離家棄俗不成,輾轉浪跡仍找不到棲身靜修之所,最後在花蓮縣秀林鄉下的小廟──普明寺安住下來,日子清苦,修學佛法的決心,絲毫不減。
教育志業
大捨無求 • 百年樹人
社會的希望在人才,人才的希望在教育。

「教育即是要給予正確的引導,否則生命方向一旦脫軌,要花費更大的心力,才能調整過來。 所以教育孩子要從根本開始,人生的方向沒有調整好,人的行為就會像樹枝般散漫。 慈濟的教育志業,從幼教開始一直到大學,使學生們在愛的教育下,一路長大成人。」
—證嚴上人
全方位的完全教育
醫療志業展開後,證嚴上人有感於名醫易找,良醫難求,於是有了發展教育志業的構想。 本著「付出無所求」的辦學理念,慈濟致力建構一個完整健全的教育體系,期望能培育出為社會、為人群奉獻大愛與關懷的人才。 證嚴上人堅持的理念,是以「品德教育、生活教育、全人教育」為目標的優質教育。
花蓮慈濟醫院啟業的1986年,和香港同屬「亞洲四小龍」的臺灣,正享受著經濟起飛的成果。 然而,報章上花東原住民少女淪為雛妓的新聞,揭示偏遠地區人民貧困的生活。 為了充實東部護理人力,提升東部原住民就學、就業的機會,「佛教慈濟護理專科學校」於三年後誕生,為慈濟教育志業播下第一顆種子。
2000年,從幼稚園、小學、中學、技術學院、大學到研究所的「完全教育」藍圖,在臺灣具體呈現。

「慈濟教育著重培養『內在美』— 內在要有良知,而不只是智識。 良知就是智慧,發揮出來就是良能,能造福人群;智識只是聰明,發揮出來的是功能,只求滿足私欲。 慈濟教育學生的重點,是要將智識轉成智慧,功能化成良能。
—證嚴上人

長期的陪伴計畫
1992年,一群志同道合的志工們帶同她們的子女,回到心靈的故鄉花蓮靜思精舍尋根,亦順道瞭解了花蓮的快樂兒童精進班。翌年,志工們更帶同她們的子女,參與本會舉辦的兒童學佛夏令營。帶著滿心的法喜回港後,志工們便積極為開班做準備,終於在1994年,香港慈濟的快樂兒童精進班正式成立。
快樂兒童精進班秉持佛教「慈、悲、喜、捨」四無量心及證嚴上人之慈示,以慈濟人文精神教導孩子,培養孩子成為身心健康、積極進取、自利利他之人。


學員除了在課堂上接受教導外,班爸媽也會安排他們到護老院、智障兒童院探訪,希望藉由身體力行,啟發他們的愛心,也讓他們更懂得知福、惜福、再造福。此外,到沙灘淨灘、到公園認識各類植物等戶外教學活動的舉行,都是希望藉此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,也讓在城市裡長大的孩子,接近大自然,培養愛護環境、珍惜大地的心。

2022-2023新學年社區「兒童親子成長班」
及「慈少班」新學年招生程序7月1日啟動了。
歡迎就讀香港中、小學生報名參加。
期許孩子及少年們在「靜思語教學」
及慈濟人文教育的薰陶下學習,身心健康成長。